節目名稱:航向宇宙深處4-電波天文學
播出時段:每週日中午12:00-12:30

「天文學家的大耳朵─電波天文學」
我們在夜晚仰觀星空,看到星星閃爍,銀漢迢迢,常會以為宇宙就是我們看到的這個樣子。其實不然,我們只看到宇宙的一面,因為我們的眼睛只對可見光有感覺;宇宙有許多不同面貌,這些面貌各不相同,端賴我們使用何種波段去觀察。

從三零年代開始,無線電波逐漸為人所知,但卻沒有人認真地使用這個波段觀察宇宙,直到二次大戰結束,「電波天文學」才真正的邁出了第一步。

小至行星、恆星,大至銀河、星系團,都發出強弱不等的無線電波。雖然這些無線電波和可見光的本質一樣,都是「電磁輻射」--也就是廣義的「光」的一種,但是它的來源卻和可見光的產生大不相同。就拿太陽作個例子,我們看到黃澄澄的太陽光來自太陽核心的核反應產生的高能分子,一路曲曲折折到了太陽表面,再散入星際太空;但太陽所放出來的無線電波卻只集中在幾個地方,多半在表面黑子附近。

太陽黑子是由強烈的磁場所造成的,因此我們知道,太陽的無線電波來自強烈的磁場。這個例子告訴我們,天文學家使用不同的波段觀察天體,互相配合,常常能夠讓我們對各種天體的本質有進一步的瞭解。

為了增加電波天文觀測的「解析率」--也就是想把天體的細微結構看得更清楚。天文學家把已經不小的單一天線彼此連結,創造出大型的「電波天線陣」。這些動輒二、三十面大天線所組成的天線陣結構壯觀,遠看好像外星人的地球基地,其中歷史最悠久的新墨西哥州「巨大天線陣」還曾經在電影「接觸未來」裡出現過。原因無他,因為無線電波也是搜尋宇宙生物的最佳波段。如果您想要知道更多電波天文學家是如何觀測宇宙的,請您按時收看「航向宇宙深處」。

 
hide

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版權所有
© 2000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Foundation. All Rights Reserved
台北市內湖康寧路3段75巷70號 觀眾服務電話:02-26349122
  公共電視 網際網路組 製作

h