節目名稱:航向宇宙深處10-流星和隕石
播出時段:每週日中午12:00-12:30

天外來得訪客-流星和隕石 隕石,是外太空中的物體,穿越了地球大氣層而沒有被完全燒燬,落在地上就成了隕石。隕石的成份不是石頭,就是鐵塊,而它們的來源則是「小行星帶」。

  「小行星帶」是怎麼被發現的?十七世紀德國的天文學家刻卜勒,曾經用音樂的音階來描述太陽系行星的距離,他認為太陽系各行星位置的安排,蘊釀著大自然譜出天籟的深意。雖然後來證明行星位置與音階無關,但這不失為一個頗負創意的想法。真正找出行星排列規律的人,是另一位德國的天文學家-波德,他做出一個簡單的數列,然後發現數列裡每一個數字,幾乎都對應太陽系裡的一個行星到太陽的距離。然而奇怪的是,偏偏在2.8個天文單位的地方,該有一個行星但卻沒有。也正因為這個奇怪現象的刺激許多天文學家加入搜尋的行列,才發現了「小行星帶」。

隕石不只來自小行星帶,也來自火星、月球。這些鄰近地球的天體如果表面遭受撞擊,碎片飛賤,掉到地球上就成為隕石,來自火星的隕石曾經告訴我們,火星上一度可能有構造簡單的低等生物存在過。而從月球表面的隕石撞擊坑來估算,月球每兩千萬年就會遭受一次巨大外來天體撞擊。月球如此,地球更難逃噩運,因為地球比月球大,重力場又強,我們在地球表面陸續找到好些個史前的隕石坑,不單單在國外,台灣南部高山草原上的「嘉明湖」也名列其中,所以不分古今中外,隕石之前,眾生平等!

  為了人類的永續發展,越來越多天文學家使用地面望遠鏡,加入監測天體的行列,希望萬一有天體對著我們過來,能夠早點發現,以籌劃因應之策。的確,我們沒法不叫隕石掉下來,只好希望早點看到它,在台灣的我們,也可以設立一個這樣的觀測站,為延續人類發展,避過大災難,盡一份心力。如果您想要知道更多有關隕石的故事,請按時收看「航向宇宙深處」。

 
hide

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版權所有
© 2000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Foundation. All Rights Reserved
台北市內湖康寧路3段75巷70號 觀眾服務電話:02-26349122
  公共電視 網際網路組 製作

h